日期:2025-08-06 来源:摊易通科技
摊易通正式上线西丽街道办,目前入驻300多个摊贩,通过“备案准入、持证亮码、双向闭环”的管理,将原本无序、难以监管的流动摊贩经济,转变为有序、透明、可追溯的“正规军”,实现政府有效管理、摊贩合法经营、消费者放心消费的三方共赢局面。
一、摊贩从业者备案:从“匿名”到“溯源”
核心要义: 身份数字化,解决“是谁”的问题。
· 具体做法: 打破过去流动摊贩“打游击”、管理部门“猫捉老鼠”的困境。强制要求所有摊贩向最基层的街道、社区登记个人信息(如姓名、籍贯、联系方式)、经营内容(如小吃、果蔬、百货)、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信息。
· 带来的改变:
· 对政府: 建立了辖区摊贩的基础数据库,实现了从“看不见”到“看得见”的转变,为后续管理奠定了数据基石。
· 对摊贩: 获得了合法的经营身份,从“黑户”变成了被政府承认和纳入管理的服务提供者。
· 对消费者: 消费对象不再是未知的个体,出了问题知道该找谁,从哪里追责,安全感大幅提升。
二、持证经营:从“无序”到“规范”
· 核心要义: 经营许可化,解决“合规”的问题。
· 具体做法: 在备案的基础上,对符合条件(如健康证、食品安全培训合格等)的摊贩发放统一的“摊贩经营卡”和对应的唯一“摊位二维码”。实行“一摊一证一码”,相当于每个摊位都有了数字身份证和营业执照。
· 带来的改变:
· 对政府: 实现了精细化管理。每个摊位都有唯一标识,管理措施可以精准到点,避免了“一刀切”。
· 对摊贩: “持证”意味着得到了官方授权,拥有了在固定或划定区域经营的合法权利,经营更有底气。
· 对消费者: 看到悬挂的证照和二维码,会认为该摊位是经过审核的,消费信任度显著提高。
三、消费闭环:从“现金”到“数据”
· 核心要义: 交易线上化,解决“信任”问题。
· 具体做法: 鼓励消费者扫描摊位二维码进行支付。这一步是关键,它将线下零散的现金交易,转变为线上可记录的数据流。每一次扫码支付都自动关联了摊位、金额和时间,形成了可追溯的电子凭证。
· 带来的改变:
· 对消费者: 支付即维权。如果出现质量问题,可以通过支付记录快速找到摊位,进行投诉或评价,维权渠道极度畅通。
· 对政府/管理方: 获得了最真实的交易数据,可以分析哪个摊位火爆、什么商品受欢迎、消费高峰时段等,为优化经营布局和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。
· 对摊贩: 建立了基于消费评价的信用体系。好评多的摊位会吸引更多顾客,倒逼摊贩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。
四、管理闭环:从“单一”到“协同”
· 核心要义: 管理协同化,解决“效率”问题。
· 具体做法: 同一个二维码,不仅是消费者的付款码,更是政府各部门的管理入口。城管、市监、卫健、消防等部门都可以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,录入或查询与该摊位相关的所有管理信息。
· 带来的改变:
· 对政府: 实现了“一码通管”。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,构建了协同监管网络。城管巡查是否合规、市监进行食品抽检的结果、消防检查的记录、客户投诉的处理状态等信息全部汇聚一码,管理效率极大提升,且全程留痕。
· 对摊贩: 避免了多头检查、重复检查,所有管理信息透明公开,摊贩也能通过二维码知晓自己的考评情况,及时整改。
· 对消费者: 扫码后或许不仅能付款,还能看到该摊位的监管信息(如最近的食品安全检测结果)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放心消费”。
。
总结与评价
“摊易通”模式的成功在于它用一个简单的二维码作为支点,巧妙地撬动了政府、摊贩和消费者三方的需求,实现了:
· 对政府: 治理现代化。将传统粗放式、被动式、突击式的管理,升级为数字化、精细化、协同化的现代治理。
· 对摊贩: 经营正规化。赋予其合法身份和稳定的经营环境,并通过信用机制激励其自我提升。
· 对消费者: 消费安全化。提供了透明、可信、维权有路的消费环境。
这是一个非常有推广价值的城市“绣花式”管理典范,完美诠释了“科技赋能治理”的理念。
联系信息:张经理 135 2881 5787